土壤氧氣測量儀原理是什么
發布時間:2022-08-24
點擊次數:148
生物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氧氣,土壤亦是如此。作為“養育”了地球生態系統的基底,土壤呼吸室陸地系統與大氣間第二大碳通量的來源,它對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以及地球系統的氣候動態活動有著重要影響。所謂土壤氧氣,通俗來講就是土壤中的植物根系、動物以及微生物等生命體在進行新陳代謝活動時所消耗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碳的過程。它是判斷土壤質量、土壤肥力和土壤中微生物活躍度的重要指標,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土壤氧氣能夠幫助大氣中的碳素循環,是碳素由陸地生態系統返回大氣的主要途徑。能維持碳平衡,加強植物的光合作用,為農業作物的產量和品質的增強提供保障。因此。需要采用土壤氧氣測量儀來對土壤氧氣含量進行測量。
土壤氧氣測量儀原理是什么:
土壤氧氣測量儀的工作原理是加入了溫度調節的雙波長紅外二氧化碳分析器,二氧化碳測量不受溫度變化影響,具有穩定、精度高,反應靈敏,1秒鐘之內就可以完成二氧化碳差值采集。此外,儀器內置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等,可以記錄顯示呼吸室內部的CO2濃度、溫度和濕度變化以及外部光合有效輻射強度。
土壤氧氣測量儀可以對土壤呼吸及其相關參數的監測,估測出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因為土壤中二氧化碳的通量在時間和空間上會受多種復雜物理和生物過程的影響,所以需要長期、連續的去測量土壤碳通量。普通的檢測方法因檢測時間長,操作不夠便捷、無法實時勘測、針對目標單一而難以勝任;因此,使用土壤呼吸測定儀對于陸地生態系統碳通量研究就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了。它能同時顯示呼吸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溫度和濕度變化以及外部的光合輻射強度,從多維度對土壤的環境和肥力狀況做出判斷,以此來科學施肥與管理土壤,保障了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促使了農作物的生長發育。既保護了環境也增加了農業效益,是我們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不能缺少的重要工具。